首页 礼堂动态 图片直击 视频展播 文化活动 礼堂最美 他山之石 服务资讯 知识园地
● 当前位置: 杭州农村文化礼堂> 通知公告
临安市村级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指南
发布日期: 2014-11-04 15:24

前 言

为方便各地操作,更好地推进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本着实用、方便的原则,市委宣传部和市礼堂办组织编写了《临安市村级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指南》,内容主要针对省和杭州市关于文化礼堂设施建设和展陈设置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本《指南》只是提供了文化礼堂建设必需的要素,在实际工作中,各地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除一些硬性规定要求外,要突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积极创新,形成特色。

一、礼堂建设

1. 礼堂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

2. 有国旗;

3. 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 有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务实、守信、崇学、向善);

5. 有新时期临安精神(崇文、尚德、励新、厚生);

6. 有省文化礼堂的标识,并做到亮化,设计好本村文化礼堂标志;

7. 有一幅“村民全家福”或“村民笑脸集成照”;

8. 有村训或村规;

9. 有舞台,并配备必要的灯光、音响等设施;

10. 有文化礼堂管理制度;

11. 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12. 有文化礼堂开放时间表。

二、天目学堂建设

1. 天目学堂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

2. 外部要有天目学堂的标牌;

3. 内部要有“天目学堂”及“价值观四季歌”的内容;

4. 要有活动展示图板并适时补充更新;

5. 配备有课桌椅,有条件的要配置电脑、电视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6. 有全年活动计划,并上墙公布。

三、“五廊”建设

1. “五廊”分别为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也可根据省委宣传部要求,设置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板块;

2. 要与励志廊结合,设置包括家训、家庭照片、家风故事在内的“家风廊”(善行义举榜),展示“好家风”家庭评选的成果,展示社会和个人支持村庄发展和文化礼堂建设等的善行义举;

3. “五廊”中要设立可经常性更新的“信息窗”、“村民园地”等。

四、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

1. 建设中应请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以免造成礼堂内“回声”过大,不利于活动开展。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浙江省共同价值观、新时期临安精神的字体设计风格、字体大小、张贴位置要与礼堂整体协调;

3. 礼堂大门要设计成往外开,并充分考虑大门材质的安全性;

4. 要注重礼堂功能的综合性,尽可能做到“一堂多用”,礼堂如果要用作运动场地的,地面一定要注意防滑;

5. 天目学堂可建于礼堂之内,也可单独建设,在功能上应可与基层党校、乡村业余学校、人口计生学校、老年学校、农普科技学校等整合;

6. “五廊”内容要及时更新。

五、文化礼堂制度

××村文化礼堂管理制度(仅供参考)

为切实加强对文化礼堂的使用管理,规范服务,有效地开展各类活动,根据本村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第一条 确定专人负责文化礼堂管理,制定文化礼堂活动计划,并上墙公布。

第二条 强化文化礼堂安全意识,确定安全责任人,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开展大型活动要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报批。

第三条 注重文明礼仪,进入礼堂不乱扔乱吐,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服从管理。村民租用文化礼堂前应先申请,并遵守相关规定,做好卫生保洁工作。

第四条 公布文化礼堂开放时间,并做到按时、常态开放。在活动期间,注意尽量不影响周边村民生活、休息。

第五条 加强文化礼堂活动管理,通过开展“文化走亲”、体育运动、知识培训等活动,丰富文化礼堂活动内涵。

第六条 结合中心工作、重大节庆活动、重要节日、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适时更新展陈内容。

第七条 建立文化礼堂志愿者队伍、政策宣讲队伍等,充分发挥村“五老”人员、文体爱好者的作用,开展传承留记忆的礼仪活动、美德扬正气的评比活动、热闹聚人气的大众活动、惠民树新风的服务活动、开放汇民智的议事活动等五大活动。

第八条 做好活动开展工作的资料整理和展示。

六、省“七个一”活动要求

1. 每个建有文化礼堂的村要有一首“村歌”。“村歌”力求体现原创性,彰显本村特色。通过创作、传唱“村歌”,唱响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增强村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

2. 每个建有文化礼堂的村要有一则“村训”或“村规”。村训是一个村的精神灵魂,是全体村民为之而奋斗的目标;“村规”是所有村民的行为规范。“村训”“村规”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必须突出本村特色,便于群众认可和推广;必须有积极的教育、引导和警示作用,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每个建有文化礼堂的村要有一支以上“宣传文体队伍”。要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建立形势政策宣讲队伍和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活动。要重视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动员和鼓励各方面人才特别是有一定专长的人员投身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4.每个文化礼堂每年要举办一台“村晚”。节目要求创意独特、贴近生活,表演体现原生态、草根性。“村晚”要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每个村民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也是导演。让“村晚”充分激发乡土文化正能量,满足村民多样的文化需求,使村民在文化惠泽中收获教益、受到教育。

5. 每个文化礼堂要设置一个“善行义举”榜(栏)。已建成的文化礼堂,在更新展陈内容时,把“崇德尚贤”板块中有关思想道德方面XX榜的名称改为“善行义举”榜;若没专门设有XX榜的,应标明“善行义举”栏,将相关内容全部归整到该榜(栏)下。正在建和今后要建的文化礼堂,要依托窗、廊、馆、墙等各类平台,醒目设置“善行义举”榜(栏),作为展示展览的重要内容。

6. 每个文化礼堂每年要到其他文化礼堂开展一次以上“文化走亲”活动。加强上下、左右纵横联动,让村与村之间的文化“亲”真正“走”起来,经常性开展文化交流,把文化礼堂的文化活动办得热热闹闹,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成果。

7. 每个文化礼堂要张贴一幅“村民全家福”或“村民笑脸集成照”。展示新时期农民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反映村民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同时,也激励村干部时刻铭记自己责任,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让村民永远保持灿烂的笑容。


来源:    作者:    编辑:王剑宜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1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