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受台风“烟花”影响风雨不断。比临安湍口温泉小镇的温泉更暖心的是镇上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他们的不懈坚守和贴心服务,让安置点充满了家的味道。 面对强降雨天气,党员干部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以最坏的打算、作最全的准备,做好物资储备到位、巡查排摸到位、应急救援到位、人员转移到位。部分村民因行动不便或担心家里的牲畜、蔬菜受损而不愿离开,镇村干部一边做思想劝导工作,一边立即安排人员、车辆协助运送,确保人员转移一个不留、一个不漏。同时,湍口镇第一时间启动14个应急避灾安置场所,全镇独居老人、危旧房农户、小流域山洪农户共计271人,全部转移和安置到位。 在各行政村的集中安置点里,被转移的群众或聊天、或看书学习、或休息,安置点群众的日常生活井然有序。 来自塘秀村葛家自然村的村民余福寿颇有感触:“我和我的老伴已经在塘里安置点住了3天2晚,村里的干部对我们也很照顾,给我们铺好床,洗漱用品准备齐全,一日三餐定时送来,我们在这里住得很安心。” 塘秀村党支部书记郑应华表示,接到转移任务后,逐户上门劝说转移,共转移和安置群众63人。由于安置的人员比较多,在人力物力上也是加大投入,一方面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安抚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安置点群众服务保障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在二联村集中安置点里,小镇党员、妇联、团委志愿者们积极行动,在安置点定期开展消毒和清理,安排洪岭卫生院的医生上门服务,给安置点的老人测量血压、查看病情、配备药品等。 湍口镇桐坑村地处偏远,镇村干部连夜转移安置了农户8户11人至避灾安置场所,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已86岁。考虑到老人家特殊的饮食习惯,桐坑村干部早早做了准备,自掏腰包买了肉和蔬菜,亲手为老人们烧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还给老人们做了包子作为点心。 
正值假期,许多小朋友也回到了老家过暑假,湍口村集中安置点的志愿者们轮流讲故事、指导作业,搭建起了临时课堂。 “现在每个行政村的安置点都开设了无线网络,配备矿泉水、方便面、蚊香等生活物资,湍口镇卫生院还派出了8名村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分片区免费为群众量血压、测血糖、送药品。”湍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地处偏远的村,因为村内没有饭店,镇政府食堂每日提供食材或快餐配送。现在湍口13个行政村文化礼堂内的农家书屋、天目学堂均已对外开放,安置人员可以在这里看书、看电视、看电影,既能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又能预防人员返流。” 截至目前,湍口镇共排查灾情险情67处,设置警戒线及采取紧急措施29处,紧急转移危旧房24人,地质灾害点28人,小流域山洪88人,转移独居老人39人,其他92人;劝离垂钓、捕鱼25人,各险情点位均已清理完毕并设置安全警示牌。目前,全镇暂无人员伤亡,总体情况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