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所前,数智新城——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既是茶果重镇,亦是鱼米之乡。只见青化山下硕果累累,西小江边阡陌纵横,一派江南好风景。 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茶乡人,种稻打谷,世代农耕,喜以“大米”为原料制作的美食。诸如端午的粽子、冬至的汤圆和春节的年糕,家家必备,人人爱吃。因此,每逢节假日,总见厨娘最操心,从准备食材到打磨蒸煮,忙得不亦乐乎。 也许是因为习惯,制作起来,相对于北方的“面料”,“米食”好像容易点。而馒头、包子、烧饼之类,有一个和、揉、搓、擀、摊、压、叠、提、捏等等过程,显得无比复杂。也因此,村民们很少有拿麦粉作主食的。偶尔地做个油麦糊,麦疙瘩,算是口腹之欲的调剂品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美食。一些人尝试着做馒头,切面条,换换新口味,晒晒朋友圈,给生活比个心。 国庆节前夕,萧山区所前镇传芳村文化礼堂内,热闹非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在这里举办;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殡葬宣讲,在这里举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在这里举办。连续两晚的中式面点师培训,更是将以“喜迎二十大,同奔共富路”为主题的金秋九月文化礼堂活动,推向了高潮。 此次中式面点师培训,由传芳村党总支、村委会,传芳村妇联精心组织,是临浦社区学校专门为周边群众打造的实用技术培训。培训邀请了面点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郑志法前来授课,郑老师有四十年的中、西面点职业经历。在培训中,郑老师从最基础的水调面团的揉制、馅料配比与制作、食品卫生常识等入手,耐心讲解了制作所需的材料和注意事项,并详细演示了制作过程。妇女姐妹们按照老师的示范步骤,和揉擀捏,兴致勃勃地开始实践,又get了一项新技能。 据传芳村妇女主任杜燕群介绍,此次活动仅限50人报名参加,但“门票”一开始就“售罄”,深受大家欢迎。为了满足村民们的学习需求,增进邻里和谐,后续将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多办几次。 |